建材产业|200家德企被中国并购 中国企业重启全球“扫货”模式

   更新日期:2017-09-04     来源:建材之家    作者:建材之城    浏览:26    评论:0    
核心提示:那些你喜欢的德国品牌,可能马上就要成为“国货”了。近日在一次会议上,德国联邦并购协会总经理马德库里格透露一则最新数据:截至现在德国累计已有约200家企业被中国并购。 中德两国企业互相并购频繁。马德库里格带来的一组欧洲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德国企业已经成为中国企业非常喜欢的并购市场,现在已经约有200家企业被中国企业并购。与此同时,也有相当多德国企业并购中国企业,到

木门营销三个创新

推荐简介:在木门产品日益同质化的今天,木门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营销的竞争。但当大家都在用时髦的字眼做营销时,当人人都在用常规营销手法时,企业还是会发现价格越卖越低,费用越来越大,利润越来越少,管理者压力越来越大!常言道,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木门企业若要成功做好低成本营销,也需创新独特理念引领。一、实现产品创新对现在的消费者来说,购买产品的目的除了获得核心利益外,还期望从中获取附加利益,无论是从情感、......
建材之城讯:那些你喜欢的德国品牌,可能马上就要成为“国货”了。近日在一次会议上,德国联邦并购协会总经理马德库里格透露一则最新数据:截至现在德国累计已有约200家企业被中国并购。

中德两国企业互相并购频繁。马德库里格带来的一组欧洲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德国企业已经成为中国企业非常喜欢的并购市场,现在已经约有200家企业被中国企业并购。与此同时,也有相当多德国企业并购中国企业,到2016年德企也并购了中国164个企业。记者注意到,在中国对徳的并购中,上市公司是主要的并购主体。2012年以来,多家上市公司“组团”到德国寻觅并购标的。今年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力度更是空前。

数据显示,14年来中资收购德企回顾。2016年:上半年就已收购了37家德国企业;2015年:中国投资者收购了39家德国企业;2014年:中国投资者对德企展开36个收购项目;2013年:中国投资者收、并购25家德国企业;2002-2012年:中国企业共收购了59家德国企业。

为什么“偏爱”德国品牌

之所以德国成为中企热点关注的并购标的市场,主要是因为2011年后德国经济复苏放缓,大批德国企业被迫申诉破产,这给了中国企业收购机会。根据商务部消息,德国联邦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7月德国共有1805家企业申请破产。

另有一组欧洲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德国企业已经成为中国企业非常喜欢的并购市场,现在已经约有200家企业被中国企业并购。

德国《企业家》杂志主编史蒂芬·格恩茨纳称,以往中企对德国感兴趣的主要是汽车、机械制造行业,现在电子行业、注塑业,中国企业也非常感兴趣。

中国要买下德国?

德国很多人对中国收购行为表示担忧。就在近日,德国当地媒体透露,德国经济部要求保护本国高科技企业避免不希望的收购,特别是那些来自非欧盟国家的国有或部分国有买家。

这并非德国第一次“跳脚”。早在今年5月,美的集团宣布有意收购德国“国宝级”机器人制造商——KUKA时,德国人民就不太高兴,该国经济部长甚至认为,KUKA的自动化技术需要“远离中国之手”。

“很多(德国)人对中国收购行为有一种恐惧感,他们特别害怕中国的有钱企业到了德国以后统统把德国企业买光,那个时候德国企业就真正‘空心化’了。”谈到这一现象时,德国VPC战略公关公司总经理卡普斯表示。

但美的依旧顺利成为该公司最大股东。截至7月,公司已获得KUKA86%的股份,后者估值46亿欧元(约50亿美元)。目前美的要约收购库卡方案已经顺利通过欧盟反垄断审查。

交易之所以如此顺利,是因为美的承诺保留现有KUKA工厂和岗位直至2023年以后,这个条件远优于其他类似并购,美的还承诺KUKA可以不向中国母公司透露客户数据。

业内人士认为,这个案例显示,中国在掀起史无前例的海外收购热潮时,也在学习如何“安抚”被收购对象。专业人士认为,新一代“精明的”交易撮合者正从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涌现。

“在过去几年里,许多中国企业应付国际收购谈判越来越得心应手,也更擅于打消利益相关者的疑虑。”年利达律师事务所中欧交易合作伙伴NicolaMayo表示,“在许多大型中国公司中,你将和许多有留学经验和海外工作经验的人打交道。他们不仅了解中国方面的需求,行事也更谨慎。”

越来越娴熟的谈判能力,让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更具吸引力。今年以来,全球(尤其欧洲)有近一半的并购出自中国企业之手。

全球工业4.0浪潮涌动。

“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发达国家带来巨大的冲击,大量企业倒闭,工人失业,但是金融危机也同样让欧美等发达国家重新认识到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重要性。”业内人士认为,特别是在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对中低端甚至部分高端领域制造业市场强力争夺的情况下,发达国家急需重塑国家制造业。工业4.0的到来对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而言,都是一次“蛋糕”重新分配的机遇。

德国信息化战略的核心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启动在1997年,从建设网络工厂开始,到2001年E-工业服务;2009年的自组织生产;到2014年的工业4.0,德国工业信息化经过近20年的努力和持续的渐进式创新,建立了一套不断完善的工业互联网体系。

而中国也已经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意图提升国内制造业的水平,但是,国内的制造业水平基础较低,在短短10年不到的时间内达到欧美水平的难度太大,因此,对海外先进的制造技术企业进行并购,然后重组优化整个制造业的技术水平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对于外企来说,能够结合国内庞大的市场与资本,也是一件双赢的事情。事实上,海外并购的规模近几年的增速迅猛,目前已经达到了数千亿美元的规模。

海外并购暗藏巨大潜力

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发生海外并购合计41起,涉及交易金额349.24亿元,其中工业4.0类并购发生案例7起,涉及交易金额181.18亿元。

从地域来分析,德国成为中国工业4.0海外并购的最热门区域,根据最新数据,2016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在德工业4.0的并购金额约57亿欧元,包括美的37亿欧元收购库卡,中国化工9.25亿欧元收购克劳斯玛菲等大手笔交易。

正如《中国制造2025》所述,未来无论是成套的制造装备、机器人、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工厂,需求都将成倍增长,同时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工业控制系统、伺服电机及驱动器和减速器等智能核心装置也面临突破。

工业4.0不是某个行业的发展方向,而是关系到国家兴衰的战略,各级政府也都针对工业4.0及企业海外收购提出鼓励性政策,同时资本市场和贸易市场都已经对工业4.0企业带来了正向的反馈,这些未来都将大大推动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在经济低迷的情形之下,全球较低的融资成本和企业估值也给寻求快速成长的中国企业带来了更多的优质标的,未来中国企业工业4.0海外并购预计将更加频繁。

重启全球“扫货”模式

不仅是德国,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已再次开启全球“扫货”模式。外媒数据显示,中国海外并购规模已升至2070亿美元。

今年已宣布的大型收购,包括中国国家化学公司430亿美元收购瑞士先正达公司,这是中国企业有史以来的最大一笔海外收购;此外还有今年6月,腾讯控股宣布86亿美元收购芬兰视频游戏制造商Supercell;就在近日,中国泛海控股集团宣布27亿美元收购美国保险公司GenworthFinancial。

“中国的收购浪潮仍在不断扩大并深化。”瑞士信贷亚洲收购业务负责人JosephGallagher表示。

虽然中国企业的并购技术更加娴熟,但并非所有海外企业都“买账”。比如今年4月,安邦集团不得不中止140亿美元竞购喜达屋酒店。王健林在美国好莱坞的一系列收购计划,也在近期引起了共和党议员不满。

“不仅如此,中国政府对并购决策的影响也让海外卖家紧张。”摩根大通全球并购主管HernanCristerna表示。他还表示,现在判断中国企业是否会按收购协议办事还“为时过早”。

虽然有这些不确定性,中国日益增长的谈判技巧和对国际市场的兴趣,无疑会催生更多并购交易。中国政府也鼓励本土企业通过并购获得海外先进技术,帮助自身从低端制造向高科技产业转型。

“中国‘走出去’的势头无人能阻,虽然在一段时间里,有些人会不高兴,但最终还是会选择合作。”前高盛银行家KennethCourtis表示。

建材之城是专注于装修,家居,建材,家装等圈子的行业信息和如何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等问题,敬请登陆建材之城http://m.jc68.cn/
小程序码
 
打赏
 
更多>文章标签:营销
更多>同类头条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更多...
点击排行更多...
建材商圈更多...
推荐产品更多...
水泥之家 | 橱柜之家 | 机械之家 | 水电之家 | 五金之家 | 家电之家 | 饰品头条 | 墙布头条 | 家纺头条 | 塑料头条 | 老姚之家 | 灯饰之家 | 电气之家 | 全景头条 | 陶瓷之家 | 照明之家 | 防水之家 | 防盗之家 | 博一建材 | 卫浴之家 | 区快洞察 | 漳州建材 | 泉州建材 | 三明建材 | 莆田建材 | 合肥建材 | 宣城建材 | 池州建材 | 亳州建材 | 六安建材 | 巢湖建材 | 宿州建材 | 阜阳建材 | 滁州建材 | 黄山建材 | 安庆建材 | 铜陵建材 | 淮北建材 | 马鞍山建材 |
建材 | 建材之家 | 区快洞察 | 社区中心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sitemap | 粤ICP备14017808号-18
Powered by 建材头条 (c)2015-2017 BO-YI.COM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