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建材产业|全球铜市里那只看不见的手

   更新日期:2017-10-23     来源:建材之家    作者:建材之城    浏览:47    评论:0    
核心提示:伦敦铜市今天处于逆价差。就像今年以来的每一天一样。 过去几周,某个身份未公开的大量多仓持有者,掌控了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曲线的前端部分,更加剧了市场的紧绷压力。 这两大现象的存在基础,是交易所仓库库存持续偏低。 周三收盘时,指标现货-三个月期铜价格逆价差CMCU0-3报每吨67美元,但这个现货升水所吸引流入LME仓库的铜却少得可怜。 原本市场普遍预期,到

装修知识|搞好建筑建材节能工作很重要

推荐简介:解决能源问题,搞好建筑建材节能工作,是我国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节能潜力都很大,而建筑建材行业的能耗居全国首位。以建材产品生产为例,据不完全统计,1989年全行业共耗能约19亿吨标煤,约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11.8%,建材工业万元产值能耗21-42吨标煤,位居各行业之首。建材生产能耗无论是与工业发达国家比,还是国内的同类企业落后与先进之比,都存在很大差距。据测算......
建材之城讯:伦敦铜市今天处于逆价差。就像今年以来的每一天一样。

过去几周,某个身份未公开的大量多仓持有者,掌控了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曲线的前端部分,更加剧了市场的紧绷压力。

这两大现象的存在基础,是交易所仓库库存持续偏低。

周三收盘时,指标现货-三个月期铜价格逆价差CMCU0-3报每吨67美元,但这个现货升水所吸引流入LME仓库的铜却少得可怜。

原本市场普遍预期,到今年的这个时间,铜市应该是严重供应过剩,目前的情况太令人跌破眼镜了。

不过有一点是越来越明显:导致伦铜市场供应如此短缺的原因之一,在于有一个比神秘伦敦多头更巨大的铜市要角现身行动。

中国政府物资储备管理机构--国家物资储备局(国储局),是全球终极铜买家,而今年它一直十分活跃。实际上,国储局还在积极寻求购买更多铜金属。

晦暗不明的购买目标

国储局买铜的纪录辉煌。铜是中国工业发展的战略金属,但国内产量不足。

国储局最有名的一次出手是在2008年,当时正值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铜价挫跌至每吨3,000美元以下。

就连最死硬派的空头都认为,短期内价格不会再回落到这种水平,而国储局似乎也这么想。

国储局今年稳步加大购买力道,一开始的目标是30万吨进口订单,3月时LME三个月期铜CMCU3跌向6,300美元水准。又利用机会买了20万吨保税铜。

随着铜价再次低位徘徊在6,700美元一线,国储局似乎准备再买入15-20万吨,有可能是提前执行2015年预算。

确切的购买数量无法确定。国储局力图在铜市悄悄地行动,不公开自己的购买活动,尽管消息难免会从供应链泄露出去。

另外,国储局偶尔会对部位汰旧更新,也就是一面买进新铜,但也同时卖出旧铜。换句话说,今年据估计多达70万吨的购买量,有一部分被抵消。

但毫无疑问的是,在今年铜价的变动力量之中,国储局一直是个要角员,尽管多数时候隐藏身影。

破解统计之谜

这就有助于解释今年铜市场上的一个谜团:中国铜进口一直保持强劲势头。

中国今年前九个月的精炼铜净进口增加了20%,也就是略多于40万吨。

尽管6月初爆出青岛港融资丑闻,迫使中国境内铜库存大规模重新分配,银行也不愿意接受进口铜作为融资担保品,但精炼铜的进口数量仍然增加了不少。

即使是在青岛港事件处于风口浪尖之时,6-8月期间铜的每月净进口量仍然在20万吨以上,相对于此前的去库存化阶段,这可以说是较高的进口水平了。根据本周稍早出炉的初步贸易报告,9月和10月铜进口都再次加速增长。

中国国内的精炼铜产量也在增长,但几乎每项宏观经济指标都表明,中国的经济成长在放缓。

若想将中国经济走向和强劲的铜进口量划上等号,可谓是难上加难,纵然算上中国国家电网采购这类反周期的需求因素也是如此。

不过,如果把国储局的购买行动代入到公式中,也许会说明些什么。

国储局2014年购买30万吨进口铜的计划分为几个月完成,这有助于解释今年每个月铜进口都维持在高位。

国储局的采购也有助于澄清今年全球铜市场供需平衡的一些统计疑点。

10月时,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出人意料地预计市场将出现30.7万吨的供给短缺;就在六个月之前,该机构还预计将有40.5万吨的供给盈余。

ICSG的统计数据之所以产生这么大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其将中国铜表观利用率(apparentusage)从5%上调到7%。

表观利用率的计算方式是将一国生产量加上进口量,并根据显性库存(visiblestocks)的变动进行调整。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ICSG预估值的变化和今年中国大量进口铜有关,尽管其中一部分铜是直接运送到了国储局的仓库。

因此供给盈余变成了短缺。

另外,虽然逆价差一直存在,但流入LME仓库的铜数量不多,现实情况也支持了ICSG观点的改变。

警讯

中国国储局买铜,对铜价有两个重要影响。

短期而言,对于原本预期中国经济进一步降温将导致铜价下跌的人,这是一项警讯。

显然,若铜价进一步下跌,比如跌向每吨6,000美元,将会吸引国储局买进更多铜。

这并不表示铜价不会跌得更低,只不过如果真的进一步下跌,当前LME库存及价差的紧张情况恐怕会更加恶化。

未来两年,国储局会不会就这样吸走整个市场的预期供应过剩?

自从国储局去年底首次有出手迹象后,中国市场上不断有传闻,说国储局的目标是2015年年底持有约200万吨铜。

当然,我们不知道国储局原先持有的规模有多大,但现在看起来,推测国储局在2014年及2015年共买进100万吨左右,似乎是合理推论。

以多数分析师对2014-2015年合计供应过剩水准的预测,这样就有去处了。

2015年之后的预测,必然会较不明朗,但目前的普遍看法是,铜供应将开始再度趋紧,因为当前矿商吝于投资,将导致未来的可用新矿较少。

如果真是这样,届时会有足够的铜库存吗?还是只有中国国储局一家会有足够的铜库存?这会对铜价有何影响?

在当前铜价低迷的环境下,这类偏多想法或许看似言之过早,但话说回来,国储局今年活动更加积极,透露出国储局同样预期接下来市场会更加紧俏。这就是为什么国储局现在会入市。


建材之城是专注于装修,家居,建材,家装等圈子的行业信息和如何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等问题,敬请登陆建材之城http://m.jc68.cn/
小程序码
 
打赏
 
更多>文章标签:建材
更多>同类头条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更多...
点击排行更多...
建材商圈更多...
推荐产品更多...
陶瓷头条 | 空调头条 | 卫浴头条 | 洁具头条 | 油漆头条 | 涂料头条 | 地板头条 | 吊顶头条 | 衣柜头条 | 家居头条 | 博一建材 | 博一建材 | 建材群站 | 建材资讯 | 建材商机 | 建材产品 | 水泥头条 | 楼梯之家 | 门窗之家 | 老姚之家 | 灯饰之家 | 电气之家 | 全景头条 | 照明之家 | 防水之家 | 防盗之家 | 区快洞察 | 漳州建材 | 泉州建材 | 三明建材 | 莆田建材 | 合肥建材 | 宣城建材 | 池州建材 | 亳州建材 | 六安建材 | 巢湖建材 | 宿州建材 | 阜阳建材 | 滁州建材 | 黄山建材 | 安庆建材 | 铜陵建材 | 淮北建材 | 马鞍山建材 |
建材 | 建材之家 | 区快洞察 | 社区中心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sitemap | 粤ICP备14017808号-18
Powered by 建材头条 (c)2015-2017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